V镜头里看巴南!流量“解锁”城乡“出圈”
2025-08-03 11:46:37 来源: 第1眼TV-华龙网
第1眼TV-华龙网讯(记者 殷睿)在重庆巴南,每一帧画面都在讲述故事,每一次点击都在传递能量,当短视频遇上乡村振兴,当网络达人邂逅城市更新,“V镜头里看巴南”活动正在书写一部网上“出圈记”。从绿意盎然的二圣茶场到灯火璀璨的西流沱古镇,从鱼池村的壮美云海到梅家梁码头的金色夕阳,从创客空间的键盘敲击到抖音话题的亿级流量,巴南用创新思维解锁城市IP打造的“流量密码”。

“小镜头”拍出“大乾坤”
近日,2025年第二季度“V镜头里看巴南”短视频大赛再掀热潮,465件参赛作品用镜头记录下巴南的“高光时刻”。其中,《风吹麦浪》以金色麦田为背景,搭配悠扬旋律,被网友赞为“治愈系乡村大片”;《道角1979》则是主播出镜推荐巴南休闲游玩新晋“宝藏地”,网友纷纷留言要去打卡。
据了解,为有效发动广大网民以短视频的传播形态展现城市建设、产业发展、乡村振兴、生态环保、民生改善、交通公路、教育事业、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和显著成就,推动正能量产生大流量,2024年4月,巴南区策划推出“V镜头里看巴南”网宣品牌活动,设置“和美乡村”“烟火城市”双赛道,一年以来累计征集作品2000余件,这些作品通过抖音话题“#V镜头里看巴南”收获点击量2.1亿,成为传播正能量的“爆款引擎”。

活动中,不仅挖掘了“老胡梦游记”“旅行的镜头”等本土创作达人,更带动了自媒体广泛参与,实现“现象级”传播,相关作品全网点击量突破4亿次。《重庆巴南|开往春天的列车》等作品被央视《新闻联播》、“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”Facebook账号转发,有效实现了“官媒+自媒”“境内+境外”的破圈,以“小切口”讲出了“大故事”。

“新农具”玩转“新农技”
“家人们看!这是咱村刚摘的‘一品青花椒’,麻香十足!”傍晚的燕云村,“花椒妹”戴巧红对着手机镜头热情吆喝。这位在“我是家乡代言人·渝见乡村好物”技能大赛中被评为“重庆优秀乡土网红”的带货达人,直播间销售额已突破300万元,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超万元,更让云燕花语景区单日游客量破千、农产品销售额超1万元。

为激活乡村“数字生产力”,巴南打出组合拳,围绕“V镜头里看巴南”品牌,推出“党建联建+新媒体助农”计划,培育了“花椒妹”等家乡代言人,“一镇一网红,村村有代言”的目标正在加快实现,“石滩的黄金秋收季”等数十件作品抖音热点话题榜单,“和美乡村”类作品抖音单平台点击量3000万+。2024年辖区“乡土网红”带动农产品销售上千万,让“土特产”变身“网红货”,“流量”真正转化为“致富能量”。
“创客空间”激活“流量池”
走进巴南星洲座10楼的“新引力·创客空间”,网络大V“雾都重庆”孙章武正与团队剪辑最新城市风貌视频。“以前一个人找灵感,现在这里有400平方米的免费办公区、直播间,还能和其他大V‘头脑风暴’!”孙章武的感慨,道出了巴南的“聚才”智慧。这个2023年12月投入使用的创客空间,已吸纳22名区内外自媒体人入驻。这群人不仅活跃在“V镜头里看巴南”活动中,在网络安全宣传周、渝见好村光、网络名人公益行等活动中也频频出现他们的作品。
“作为一名网络主播,通过参加公益宣传活动让我有机会了解更多的巴南乡村美景,能利用自身优势推荐给网友,我感觉很有意义。”返乡“带货”的音乐主播尹叶琳连续两年参加了网络名人公益行活动,通过直播邀请网友赏当地美景、品特色美食。
依托辖区文旅资源和网络大V力量,巴南陆续策划“出圈记”,如在WTT重庆冠军赛期间推出“和冠军一起打卡巴南”系列短视频,话题短时间内点击量达5000万;刀郎演唱会重庆站期间推出“到华熙游巴南”话题,3天阅读量过亿。整合传播资源有效助力WTT重庆冠军赛、华熙LIVE·鱼洞等IP火爆全网。

巴南区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正在探索‘传播+城市IP打造’的新路径,并将持续深化‘正能量+大流量’理念,推动更多‘新力量’助力城乡融合发展,以流量‘解锁’,让城乡‘出圈’。”数据显示,2024年巴南区接待游客4269.55万人次,旅游收入212.57亿元,同比增长5.53%和12.73%——这份“流量变现”的成绩单,正是网络正能量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注脚。
记者手记:
从“花椒妹”直播间里农户的笑脸,到华熙LIVE·鱼洞场馆中粉丝的欢呼,这些真实可感的改变告诉我们,流量不该是虚无的数字游戏。巴南的“出圈”实践揭示了一个朴素道理——唯有立足网民视角,真实、生动记录乡村生活点滴与城市发展脉络,才能有效汇聚广大网民力量,推动正能量产生大流量,让大流量转化为发展新动能。
责任编辑:徐力超